镇江市互联网协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镇江市互联网协会 首页 网络技术 查看内容

彭兰:微博将创造信息传播新方式

2012-5-10 11:0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630| 评论: 0

摘要: 来源:互联网天地 2011-6-16 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彭兰教授 只要认真经营微博,人们都可以通过它来扩展自己的社会关系圈子,提高社会网络的质量。在这方面,它与即时通信工具、SNS等有同 ...
 
 
来源:互联网天地
 
2011-6-16

 
    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彭兰教授
    只要认真经营微博,人们都可以通过它来扩展自己的社会关系圈子,提高社会网络的质量。在这方面,它与即时通信工具、SNS等有同样的作用。
    从2009年底开始,微博这一新兴的互联网产品模式在国内开始发力,多家门户网站纷纷上马微博产品。一年之后的2010年,随着腾讯微博开始全面覆盖QQ用户以及搜狐微博“就是要发飙(张朝阳语)”,微博再一次吸引了业界的目光。
    与此同时,作为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少有的以内容为核心价值的产品,微博被认为是互联网信息传播最重要的新渠道。因此,微博的出现也引发了众多来自传播学、媒介学学界的关注。微博可以通过短信、彩信、手机客户端、互联网站以及大量第三方插件进行发布,用户可以选择各种渠道随意发出微博信息,甚至有人认为,微博将会取代传统的IM软件。从这个角度来看,微博很可能创造一种横跨互联网和通信的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彭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彭兰教授。彭兰教授是国内著名的新媒体和传播学学者,从1997年开始从事网络新闻传播的教学与研究,著有《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网络传播学》、《网络传播概论》等著作,并主译了《网络新闻导论》、《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等著作。
    微博信息传播依赖“社会网络”
    从微博的传播方式来看,其传播的路径是碎片化的,而且很难预知会在哪一个节点产生快速裂变从而加快传播速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微博的信息传播并不是单向的发布平台。“人们更多的是在某些网络的‘节点’中发布信息,这些节点上的信息的扩散,很多时候依赖的是人们的‘社会网络’,也就是社会行动者(social actor)及其间关系的集合。”彭兰教授表示,“节点间信息流动的速度与广度,首先是与节点的社会关系网络的质量有关,例如这个网络中强关系节点数量、意见领袖的数量等。但它显然也与话题本身有关。诸如公共性、争议性、趣味性、娱乐性等话题,更容易流动。在实践中,两个方面因素一定要相互结合、共同作用,当‘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时,才更容易形成病毒式传播。”
    彭兰教授表示,与即时通信和SNS相比,微博平台上的公共信息传播更为普遍,由此调动的个体的社会网络更为广泛,不同个体的社会网络间的相互作用也更为明显。因此,在迄今为止的网络应用中,在以社会网络为信息传播的基本结构方面,微博表现得最为充分。另外,微博利用社会网络来实现信息的扩散,反过来,这一平台上信息传播活动又会丰富与拓展个体的社会网络。
    “只要认真经营微博,人们都可以通过它来扩展自己的社会关系圈子,提高社会网络的质量。在这方面,它与即时通信工具、SNS等有同样的作用。如果从社会层面上看,微博把更多的人联结到一起,也就是说激活了过去处于弱关系或者休眠状态的关系链条,因此,在社会舆论、社会行动的形成方面,它会有很大的能力。”彭兰教授表示。
    微博信息扩散依赖关系强度
    在微博上,名人总是比一般人更受关注。在新浪微博上,粉丝数量排名第一的姚晨已经拥有超过420万的粉丝,排名第二的小S(徐熙娣)也有400万粉丝,而在腾讯微博上,排名第一的刘翔已经拥有超过700万粉丝。
    在之前的文章中彭兰教授曾提到,对于某一个具体的信息的传播来说,基于社会网络的信息传播,是以一个个节点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是沿着人际网络的路径来扩散的,每一个节点都在起着“把关”的作用,传与不传,每个节点做出的每次选择,都直接影响了信息传播的广度与效果。
    在传播路径中,节点可以分为强关系节点和弱关系节点。对于一个特定的个体在某一节点发出的信息来说,信息是否能有足够的传播动力,除了信息本身的属性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强关系节点的数量以及这些节点的能力相关。而弱关系节点在信息的初级传播中不起作用,但是他们的呼应以及由此形成的次级传播对于信息传播也是有重要意义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弱关系节点的认同度对于信息传播的范围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不过,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我们也看到,不少虚假信息在微博上传播的范围很广,而针对虚假信息的更正或辟谣则传播得慢得多,这是否会影响到微博的发展?“在现实中的确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虚假信息如果信息流量足够大,也会在一时形成传播强势,甚至由此产生误导,但另一方面,我们在实践中也看到,随着时间推移,那些影响很大的虚假信息也会逐渐得到澄清、纠正。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微博中存在着一种‘自组织’机制,它可以使信息在经过一段时期的混沌传播状态后,逐渐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这里面有个时间差。从虚假信息出现到大量传播再到被纠正,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对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我们也不能忽视。另外,也不一定每次错误都能得到纠正。”彭兰教授表示
    在对微博的观察中,去中心化、碎片化、自媒体等等都是经常被提及的话题微博和现实生活一样,同样存在着话语权力中心,不过,微博中的话语权力中心和现实生活中的话语权力中心会有一些区别。“我所说的微博上的意见领袖,并不是把现实社会延伸到网络中的话语权力中心排斥在外的,我认为两者虽然不一致,但有很大程度的交叉。从现实世界延伸到微博的话语权力中心,在整个微博上的意见领袖中比重还是很大的。现实社会的名人,往往意味着他们的社会网络的质量较高,如果他们具备了见多识广、信息资源丰富等特点,再加上一定的网络交往的热情与能力,很容易成为微博上的意见领袖。比起普通人,他们的起点要高得多,也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彭兰教授还表示,在现实世界没有影响力而是完全依靠网络成为意见领袖的人的比例还是很小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网络没有改变话语权不平等的现象。“当然,网络有重新赋权的可能性。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某些热点事件中的焦点人物一夜知名,如果他们能继续努力经营自己的微博,那么可能会逐渐成为话语权力中心。另一种情况是,普通网民通过各种策略和努力,成长为意见领袖,但这其中的付出将是十分巨大的。这两者在微博传播中的价值,在多数时候应该是一样的。但名人意见领袖可能可以更多表达他们的个人意见,而草根意见领袖更多地会传达网民的某些群体性价值取向。”
 

回顶部